剧情介绍
拓跋弘即位执政,追封其母为皇太后,重修陵寝配享太庙,同时加封鲜卑大臣乙浑为丞相、太尉、录尚书事,位居诸王之上,事无大小,任凭其处置,使得乙浑在朝廷的势力正如日中天权倾朝野汉臣费可不满乙浑飞扬跋扈,冒死向拓跋弘进言,拓跋弘优柔寡断,导致乙浑设计害死费可。 乙浑发扬跋扈权倾朝野,大臣拓跋澄向拓跋弘进言,联合冯桂儿除掉乙浑以免后患。因为母亲的死,拓跋弘一直对冯桂儿心存恨意,不肯屈驾与冯桂儿合作,给了乙浑可乘之机,除掉了重臣陆丽,进一步稳固了乙浑在朝廷的势力。乙浑结党营私秘密谋反,危及拓跋弘的政权,最终让冯桂儿就地正法。 除掉了乙浑,拓跋弘开始和冯桂儿一起处理政务。京兆王想通过拓跋弘在朝廷进一步限制汉臣的权利,遭到乐平王的反对,众汉臣更是联名向冯桂儿进言,希望冯桂儿能在出面平衡鲜卑和汉臣在朝中关系,没想到冯桂儿以抚养皇孙拓跋宏为条件,坚决退居后宫,给拓跋弘在朝中重鲜卑轻汉臣以自由空间。 拓跋弘尊鲜卑、轻汉臣的政策,加剧了朝中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在朝中形成了鲜卑与汉臣两大对立派,鲜卑、汉臣两派为国家改革所牵扯的利益争执不断。退居后宫的冯桂儿给皇孙拓跋宏教授汉人文化,引起拓跋弘的不满。自从冯桂儿“抢走”拓跋宏以后,拓跋弘对冯桂儿的记恨加重。 拓跋弘对冯桂儿的记恨日渐加深。在拓跋弘难以摆脱滥杀群臣的精神折磨时,拓跋弘开始疏于朝政笃信佛教,对因南朝刘宋皇帝重病引起内乱危及大魏政权,拓跋弘无心过问。国不能一日无君。在拓跋弘准备让位给叔父京兆王却遭重臣反对后,拓跋弘颁旨传位给年幼的太子拓跋宏。 黄河泛滥,灾民遍野,拓跋弘却终日沉溺于饮酒作乐荒废朝政。看着岌岌可危的北魏政权,重臣联名上奏,恭迎冯桂儿复出。在太子拓跋宏的支持下,冯桂儿念及北魏的江山社稷复出执政,赐死拓跋弘,册封自己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力推“息刀兵,劝进学,助农桑,扶商贾”的国策,帮助北魏逐渐走出困境。